新时代地方高校智库建设之道

发布者:bat365中国官方网站发布时间:2022-02-27浏览次数:

 

来源:决策与信息 2022-02-24 作者:熊来平

作为智力资源的有效集成形式,地方高校智库在战略研究、政策建言、社会治理、公众舆情、文化传承等方面日益成为高校履行社会服务职能的重要载体。经济社会发展任务越是艰巨繁重,越需要强大的智力支持。更好地服务决策咨询,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地方高校智库义不容辞的责任。新时代,地方高校智库必须正视存在的问题,遵循智库建设规律,推动智库健康可持续发展。

明晰智库定位与服务面向。作为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重要一环,地方高校首先应当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层面统筹谋划智库建设,立足地域和高校的特色及现有资源禀赋,找准定位,差异化打造智库品牌优势:有针对性地结合区域发展需要或潜在的政策问题开展应用对策研究,至少在某一领域能够形成开展研究咨询的核心竞争力,为推动地方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撑。作为工科优势突出、航空特色鲜明的地方本科高校,南昌航空大学于2018年9月成立军民融合与航空发展研究院。其坚持“立足江西、面向全国,服务地方、服务国防”,积极服务国家航空工业和江西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智库定位与服务面向,成效显著。

构建合理的组织模式与运行机制。合理的组织模式与运行机制是智库作用能够充分发挥的基本保证。高校智库区别于社会智库的显著特征在于具有学科基础和相对稳定的研究领域。地方高校智库应当以高校自身优势学科和研究领域为依托,扬长避短,盘活资源,构建矩阵式组织模式与运行机制,促进不同学科领域人员流动融合,以目标管理为导向配置资源。在机构设置、人才管理、职称评定、业绩考核、薪酬待遇、科研管理、成果评价、经费支持等方面赋能智库建设,尤其是要致力于改革创新科研组织管理、人才队伍制度、应用型科研工作量考核奖励机制、研究成果转化方式,探索让人才队伍、科研成果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路径。譬如,要区分行政管理人员和专业研究人员两套人事管理体系,对于智库专业研究人员侧重将其研究成果质量纳入动态考核、职位升迁的考核指标体系。

提升智库研究水平与成果质量。智库成果质量是智库的生命线。高质量智库成果的产出与运用是智库建设的最重要目标。与一流大学智库所具有的人才资源、教育资源、市场资源、技术资源等方面优势相比较,地方高校智库无疑面临资源短缺、服务区域能力不强、重理论而轻实践、质量保障体系不健全等问题,但这并不意味着其不能提升研究水平与成果质量。对于地方本科高校智库来说,既要抬头看路,瞻观时局,清醒敏锐地判断社会变化趋势及国家和地方发展需要;更要踏实走路,视质量为王,将提升研究水平与成果质量视为“王道”,针对问题提洞见,着眼未来出先见。新时代,地方高校智库必须着力提升成果的可操作性,强化理论和实践结合、国内外经验相结合,强化比较分析和政策评估,切实明确自己为谁提供产品、提供什么样的产品、提供的产品是否为政策决策层面所需,尤其要打造可操作、可检验的高质量成果产品。当今世界,数字技术正以新理念、新业态、新模式全面融入人类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各领域和全过程,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地方高校智库要善于运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做好专题数据的储备和开发,为产出高质量成果提供可靠的数据信息支撑。

跨界校外资源协同发展。与党政部门智库、社科院等相比,地方高校智库存在与社会实际对接性不强、对政策体系与决策过程不够熟悉等短板。从经验上看,其与政府信息交流沟通不畅通,人员缺少机会进入政府机构任职历练,进而影响了成果的视野与报送渠道。从人才上看,领军人物和高水平人才是智库建设的关键要素,地方高校智库在此方面的引进、培养和使用差距明显。基于以上现实,地方高校智库应当搭建智库与地方党委政府沟通交流平台,加强供求信息对接,克服研究成果太过理论化而不能为实际所用的倾向,畅通产品供给报送的“旋转门”,提升成果转化为资政决策的比例。在学校层面,一方面,可以有序选派部分智库人员到政府挂职锻炼或到国家高端智库全职从事学习研究,全程跟踪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汲取高端智库的经验智慧;也可以鼓励大学教师走出校门,深入政府、企事业单位开展实务研究,把解决社会需求的实际贡献作为核心标准,完善以贡献与质量为导向的绩效评估办法。另一方面,遴选聘请或柔性引进实践经验丰富的党政、企事业单位领导干部参与智库研究,形成学校与地方党委政府、企事业、研究机构的人才互通格局。在政府层面,可以组织针对智库的评审,评选出对政府决策有重大影响的政策建议,作为衡量智库能力的重要依据;对于在关键领域、关键时刻能谋善断、精准献策的智库专家给予宣传表彰,鼓励先进,鞭策后进。

(作者单位:南昌航空大学bat365中国官方网站)